|
结构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简介
我校结构工程学科历史悠久(1923年成立),是国内首批博士点之一(1981年设立),现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特聘教授岗位,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教授为该学科学术带头人,现有教授16人(其中博导12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人。近五年来,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出版专著(著作)14部;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7篇(EI、SCI收录),在本学科国内最高级学报上发表论文44篇;获国家专利10项;已培养并获博士学位者47人。成功地解决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如北京西客站、南京电视塔、长江二桥、润扬大桥、珠海拱北海关等)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近五年来,我校在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结构体系研究方面,已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项和多项部省级项目。解决了预应力结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许多国际性难题;研究了多种现代预应力结构体系;建立和完善了现代预应力结构在灾害作用下的设计方法;发展了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创建了多种混凝土结构新体系。上述研究注重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的结合,已在多项国家和省重点工程中得到应用,并被国家规范采纳。
在结构抗震、减震与振动控制研究方面,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美两国国家基金会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该研究方向直接面向二十一世纪重大工程的防灾减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已成功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多项重点工程,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抗风抗震安全性。
在地下工程监测与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研究了全自动信息测试技术、大型工程结构变形长期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在国内首次对桩的自平衡测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明和研制了自动量测系统,制订了测试规程和测试结果质量检验标准,该成果已成功地应用于多项国家重点工程。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评估技术、古建筑评估及加固修复技术、结构损伤理论及评估方法、预应力加固技术和外贴钢板和纤维加固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已完成了南京城墙、南唐二陵、朝天宫大成殿等多项国家重要文物的结构可靠性诊断及加固修复。
结构工程学科是我校的优势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经过徐百川、丁大钧、吕志涛等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在该领域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本学科注重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注重特色与创新,已有一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 |
|